2021 年终总结 | 时光飞逝的一年

过去二十多年以来经历的最快的一年,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知

请注意,本文编写于 1018 天前,最后修改于 878 天前,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

01 | 飞速逝去的一年

给自己点个赞
给自己点个赞

本来想要掺着零零散散没发出来的20年年终总结一起写的。看了看去年的流水账也没太大意义。回想下今年的日子,其实成片段的回忆镜头还是蛮少的,生活里一部分是歌唱,一部分是科研,剩下的就是快乐的摸鱼。先大致讲讲这一年值得记录的事情吧。

2021 年我也正式的来到22岁,成为了南航的硕士生,经历了研一下学期和研二上学期两段学校时光。在年初归家的飞机落地后,我收到了论文录用的消息,一篇 CCF-B 的会议论文,所以年关过得还算快乐安稳。春节过后,我在川内的城市兜转了一圈,和高中的好朋友们相聚,也去见了高中班主任老唐,整个春节没有过多烦恼,过得还是很欢乐的。春节结束,我和姐姐带着父母去重庆做体检,希望这个习惯能一直保持下去,平安健康我现在觉得重要过一切。

1.1 | 纯粹浪漫的合唱时光

从山城归宁后,我记不清我的研一下学期做了些什么。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个浴室歌手,喜欢在淋浴的时候歌唱。在今年三月的百团大战,我到微软学生俱乐部的摊位上和大四的学弟学妹聊了会天,然后趁旁边鹰之歌合唱团的学弟(现在想起来或许就是林总)不注意,偷偷扫了他们的招新群二维码。

机缘巧合下,我或许成为了今年第一位面试的同学,面试唱的是陈鸿宇的《理想三旬》,中间有个换气点练习之后还是没卡好让我耿耿于怀。不过好在还是通过了,接下来我就作为合唱团男低声部的击剑人之一加入了排练,参与了不少演出。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林总、郎总和雨菲姐带我唱歌,在组会定在周四之前我基本没有缺席过排练,在 105A 教室排练的时光是快乐的,大家都在非常纯粹的歌唱。

和大家的合照
和大家的合照

一些现场照片
一些现场照片

到后来为了六月的音乐会排练,音乐会后的庆功宴上我们在小四川也一直歌唱。在暑假封校的时候每次循环到《醉鬼的敬酒曲》,我就回想起那天浪漫的大家,伴着音乐唱着喝着,互相敬酒。七月参加团中央举办的致敬最闪亮的星的活动,是几位院士在场的演出,也是首次进到录音棚录音。

考试周结束,为了去上海保利大剧院参加比赛而新学了《玉门关》,词中描绘的故事让人动容,大家纷纷感叹“久仰了,玉门关”。那段时间我相当自律,为了第二天的排练状态,晚上都会早早的睡下,于我而言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记忆。近日,我们学的新曲子又变多了,我的谱夹一天天地变厚,让我想起第一次看到林总的谱夹。他每次都带着这么个沉甸甸的谱夹来排练,那是合唱团员的勋章。彩虹有首歌是《我歌唱的理由有很多》,字句戳心,用到合唱的大家身上毫不违和。总之,能加入鹰之歌是我超级幸运的事情,音乐真的是救世主,是一剂良药。

1.2 | 不得不谈的科研学习

接下来讲讲另外一部分,关于科研。总的来说,这一年我所感知到的同辈压力少了很多,但是如果用产出来衡量我这一年的科研学习生活的话,那无疑是糟糕的。

竞赛方面,暑假因为南京疫情一直待在学校,接触了些视觉的比赛,零零散散地参考 OpenMMLab 系列的开源框架攒了一套自己的代码框架,用这套框架大大小小地去接触了些新任务,对我的视野有较大的提升吧,我了解了 Re-ID 是怎么做以及一些 trick,还有真实场景下的 few-shot 任务用什么方案更合理。比较难过的是,过去了这么久,我依然没找到合适的队友组队打比赛,也没能单枪匹马地拿到一些拿得出手的成绩,我知道竞赛圈确实就是成绩说话,后面会把竞赛的兴趣暂时搁置下,去多做做其他更加适合我的方向。

论文方面呢,很遗憾的是今年没有一篇投稿,甚至没有攒出一些成体系的工作。上半年的话基本是在探索如何去更好地拓展我的方向,去年那篇论文的基础上,打算接下来专注于弱监督语义分割这个领域去做一些事情。但是调研结束的暑假和下半年我不知道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快,每天都很重复的实验室寝室的路线,没有给自己设限,给自己设定的会议 Deadline 一个都没有赶上,这半年的状态包括最近都很差。我的感觉是这段日子患上了很严重的科研洁癖和知行不一症,一边不愿意去做简陋的工作,觉得很多论文的想法不过是xxx或者缝合怪,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去批评他人的学术工作,另一方面我自己有很多的 idea 都没有去实现,没有真真切切地去将想法落地转换为成果。在近期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作为研究者,其实应该去发现一篇文章的贡献,以这个导向去阅读论文,一直以挑错误的方式去对待他人的工作是种不好的习惯,我将其称之为盲目的学术优越感,仿佛批评他人的工作就能将自己抬高一般,我之后会警惕这种思想,并且尽可能快地将自己的idea 进行尝试和落地,有意识的去整理和总结。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回想,我其实这一年收获了不少,我了解了更多的领域,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有意识地从度量学习/表示学习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感觉正在慢慢地形成个人较为稳定的思考范式,能够较好地去理解新工作的合理性;此外我也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工作,避免自己陷入单一的思维范式,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分析,其他的角度为什么不好,也有助于思考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1.3 | 平淡生活的些许光彩

画风筝和抗疫志愿者
画风筝和抗疫志愿者

举着相机胡拍的日常
举着相机胡拍的日常

认真唱歌和认真听讲座
认真唱歌和认真听讲座

其实除了唱歌和科研之外还有大块的时间我是待在实验室的,宅在位置上这种状态其实大三在创新区大致就养成了,当时会和老王和赵神出去撸串,现在呢偶尔会出去走走,想想今年也去了一些地方,一月份回家的时候先到成都,和潇哥见了面,又去吃了《孤独的美食家》中心心念念很久的独食烤肉,三月份跟着袁伟伟老师去武汉逛了一圈,武大的樱花和人文气息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五月份和欣忆去红山动物园逛了逛,也跟着衡帅去牛首山领略佛教圣地的恢弘;十月去杭州参加 VALSE,场场爆满的科研分享让我看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活力,和刘师傅还有高中同桌兼组长小旻同学吃了饭,和老朋友吃饭总是心情愉悦的。十二月初,借着东部新区的活动回了次成都,这趟悠闲的旅途算是给我放了几天假。

此外,还参加了一些活动,和南实的学弟学妹一起画风筝,拍加油视频,冬至前吃羊肉汤;在校研会大大小小地也办了一些活动,责任在肩不做事于我而言不太舒服;六月的毕业季和好朋友们也拍了照吃了饭,好好地道别;七月的疫情在学校做了不少志愿者的工作,和路哥他们在校内吃了顿火锅;十月和十二月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成都东部新区的推介会;年末参加了十佳歌手院推的选拔等等。

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

知乎创作
知乎创作

视频创作
视频创作

然后梳理下今年在创作分享方面所达成的新成就吧,在知识分享方面,今年受邀参加了 Datawhale 关于"实际工作中数据和模型的价值"的Talk,分享了些关于 Model-centric 和 Data-centric 的一些观点,后续也参与了后续的一期论文分享的嘉宾。以及在微软开源学习社区做了一期自己研究方向“弱监督语义分割”的一些观点分享。在创作方面,整理了点竞赛的失败经验写成了博客,其实打竞赛的过程蛮暴力的,缺乏自己的思考,后当勉之。将 Model-centric 和 Data-centric 的一些观点整理好写成了一篇文章发到了知乎上,将自己参加十佳歌手院推的参赛视频上传到 Bilibili 上,开通了个人公众号并在生日和暑假分别写了两篇短文。也算是成为最最初级的创作者了吧,知乎的知识创作上,我要向宁鲲鹏师兄学习,如何在科研上拥有自己的观点,并批判性的去读文章的同时要发现文章的闪光点。Bilibili 的视频创作上,我要向衡帅和方方学习,真实欢乐,不拘一格。特别是衡帅的胶片相机和方方的老相机特有的复古感让我很沉浸其中。在个人公众号上,我也很喜欢方方的文字,细腻和贴近生活,又能狠下心来剖析自己和生活。好嘞,来年在创作上又有新的学习对象啦。

1.4 | 用文字记录自我认知

在这篇年终总结的尾声,我想用文字理解和分析下我自己。于我而言,研究生这段生活是为了更好地认知自己,是为了成为更完整的人。我今年对游戏的热情消退了些,我还记得我本科问过老王如何排遣无聊的时光,现在我大致有了答案了,生活充实起来其实就可以,不断地提醒自己戒掉那些不干净的多巴胺来源。游戏这个东西,耗掉了时间却不一定能置换来快乐。还会催生心里坏情绪的产生。而且现在游戏氛围越来越差,这种愤懑让人有非理智购物和暴食的冲动,以恶欲压制不满的情绪,终会让我觉得日子很糟糕。

此外我也认识到人生总有个支线任务是得到认可,获得自己、个人和社会的认可,你把故事讲给自己和别人听是需要完善自己的逻辑的,把事情梳理清楚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稳固的价值观。零散的想法时常会有,但是需要总结好才成体系,统一自己的逻辑有助于将事情简化,把欲望简化。我是喜欢观察和思考的,在有些时候我显得过于正经,但是我觉得改不掉了,我油滑不起来,我感受到父母有意识地在锻炼我酒桌上的讲话水平,但我确实学不来。

还是和去年一样,我依然认为我是一个有浪漫主义色彩但又习惯在现实框架中观察和畅想的人,去年我的结论是:生存只是附庸,我一定要好好地生活,我觉得今年可能有小些变化,要加点前提,但内心依旧是认可这个想法的。我有时候做事其实感性理性的逻辑都有,但大部分情况下倾向于理性状态,大家都听周杰伦,我也听,但也并不是他的忠实粉丝。相比于周杰伦,我更喜欢陈奕迅。周杰伦的歌是美妙的,是鲜活的颜色,而陈奕迅的歌写的是一个个暗色调的故事,更残酷但更接近现实。

关于感情方面,去年 Tape 上有人问我 “害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吗”,严格来讲,我是容易被距离感困扰的人,一旦距离远到离开我的日常生活,我是不善于维系感情的。我认为培养自己的完整人格以及认清自我是当下比较重要的事情,我不害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我只是不刻意,但我其实满希望能拥有一段非异地的校园恋爱的,不过就现在来讲,应该是达不成了。琐事其实压不垮一个人,情绪可以,异地恋所带来的情绪上的影响在很多时刻都蛮关键的,我尝试了但我还是做不好,所以我应当是不愿意再去谈异地恋了,不过也不能说的绝对了,说不定能遇到个我愿意再重拾起热情的人。

1.5 | 需要致谢的大家

除了之前提到的人吧,我还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在本科想要直接去就业的时候劝说我读个研究生。在高中也是这样,他们非常支持我去隔壁的市念高中,我极度不愿意的情况下还是去南实生活了三年,这三年对我的影响很大,甚至我觉得是我迄今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段时光,在正确的时间教会了我很多事情。研究生这段经历我到现在来讲还是比较喜欢的。此外两个学长对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也蛮大的,史晨阳学长一直鼓励我,也给我分享一些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宁鲲鹏学长在科研上给予我的肯定和指导其实给了我不少信心,感谢两位学长一直以来的帮助。还有同组的师兄弟们,我们的关系相当融洽还是很幸运的,希望能一直这样下去。还要感谢能够打破边界感的朋友们,文清涛哥这些朋友真的很难得,于我而言边界感这种东西我不会主动去打破,还有朋友们推我一把才行。

1.6 | 对未来的期许

关于未来,总有些期许在,明年就应该找实习和正式工作了,这一年想必是比较难了,希望你坚持住,还要充满勇气,勇气是生活的赞歌。在这里给新的一年许一些小愿望吧

  • 今年顺便修了几个 typo 水了个 PR 成了mmdet 的 contributor,希望明年在开源方面要更进一步,不管是完善自己的框架还是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去
  • 明晰时间规划和减轻拖延症,希望你明年末尽量不要再有今天这种时间逝去的无力感
  • 找到一份实习和正式工作,我对你的要求不太高你应该知道,但是希望你最终的去处自己满意就好啦
  • 身体健康也是第一位的,好好锻炼吧,尽量地瘦下去
  • 希望你能够中一篇顶会论文,可能会比较难
  • 在创作方面更进一步,记录生活,分享知识,用文字和画面去感受日常美好
  • 在空闲时候去些想去的地方,好好逛逛和记录这座城市

新的一年好好加油吧,Muyun99!

02 | 以下是收集向,主要回顾自己的书影生活、听的歌曲以及在摘录些在生活中的只言片语

哔哩哔哩和网易云的年度总结
哔哩哔哩和网易云的年度总结

2.1 | 沉浸各类书影

今年在豆瓣上大概总结了下自己的书影生活,回顾一下去年和今年的书影生活

  • 照旧的是书籍没看多少,去年重读了《龙族》,新看了《一句顶一万句》和《恶意》。看刘震云的文字和我看余华的书感觉十分相似,读着读着就有非常强的不真实感,总感觉书里的故事是和我周遭的现实是脱离的,但是回到现实往往又会邂逅书中的故事,这种魅力令人着迷。今年小说只看了本《球状闪电》,以及《睡眠革命》《浪潮之巅》之类并没有看完的效率类书籍,以及正在看的《明朝那些事儿》
  • 至于影视作品则是一大堆,比较推荐的影视剧有《绝命毒师》《觉醒年代》《去他妈的世界》《Sex Education》《硅谷》《365:逆转命运的一年》《人民的名义》《扫黑风暴》《禁忌少女》,以及跟着b站up主看了一堆《疑犯追踪》《暗黑》等等剧。之前十分热衷追b站up主的解读,但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思维能力有一些下降,现在会有意识地去排斥这些二手三手的解读信息了,过于舒适的获取信息容易形成思维惯性,让我思考的能力变弱。
  • 电影部分《心灵奇旅》《海上钢琴师》可以排到我的去年年度前二。生活压垮不了灵魂,其实这两个主角都算是幸运的人,能够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所爱并坚持下去,种种有些 nerd 的行为我也完全能够理解。《心灵奇旅》电影节奏轻松明快,在时而捧腹的观影过程中不时的冒出几句让人思考的鸡汤让观影体验十分舒适;而《海上钢琴师》的1900在舷梯上驻足了很久,看不到陆地的尽头。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钢琴外的世界也不再以自己为中心。偌大的陆地,故事很多,但迷茫的是不知道那个故事和他有关。今年重温了些经典老电影,《教父》《无间道》《暗战1》都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以及《深夜食堂》《柯达克罗姆胶卷》这类非常治愈人心的电影。
  • 去年还还有一堆现实纪录片《书记》《大同》《高三》《隐形亿万富翁》《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等等,看完大同之后还专门去找了大同的学弟求证,确实如片中所说的真实,而《书记》就更真实了,那个书记在拍纪录片的时候不小心被录到行贿的内容,在他落马之后被放出,而《高三》这部纪录片让人唏嘘感叹,现如今片中学生的去向也很有趣。不过不可避免的是这群学生和《北京东路的日子》中学生的人生轨迹有太多太多的不一样,去年《北京东路的日子》的学生一起拍了个十年荣耀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 安利一些去年我看过觉得不错的动漫和漫画有《我的三体》《强风吹拂》《灵笼》《进击的巨人》《罗小黑战纪》《刺客伍六七》《四月是你的谎言》《咒术回战》《REFILE》《中国唱诗班》《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一人之下》《镖人》,其中国漫占比十分大,虽然我入坑也不久,但是能感觉到国漫的水准已经很棒了,故事节奏和叙述手法都有自己比较独特的风格,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人之下》的道家底蕴,《镖人》的独特中国风,《我的三体》的像素风和社区自治,以及不断飞刀子的众多国漫真是让我又爱又恨!然后补的几部老番真的很戳,《强风吹拂》开跑箱根驿传的时候我和主角同样紧张,会为他们欢呼呐喊,沉浸感超强;《四月是你的谎言》成功骗出了我的眼泪和首次承包,音乐真真切切地会让我感到快乐,但故事又是这么让人忧伤;《进击的巨人》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霸权作品。今年看过的《狐妖小红娘》《国王排名》《英雄联盟:双城之战》也都是好评。

2.2 | 音乐就是救世主

听的歌曲还是保留原来的风格,今年看了乐队的夏天的综艺,解锁了些乐队的歌,也很好听。

  • 李宗盛的《晚婚》,一定要听李宗盛版本的,我循环了好几天,很喜欢里面的歌词“我从来不想独身,却又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 宋冬野的《郭源潮》,喜欢歌词中描写的意象,还有这句“层楼终究误少年,自由早晚乱余生”。
  • 陈奕迅的很多歌,听的最多的是《无条件》和《喜帖街》,以及年底新出的《孤勇者》
  • 毛不易的很多歌,最喜欢的是雄狮少年的主题曲《无名的人》,推荐大家关注一下作词者唐恬,也是《孤勇者》《体面》《追光者》的作词者,看完她的故事相信可以更好地共情
  •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很多歌:《告别时刻》、《玉门关》、《外公写的一封信》、《醉鬼的敬酒曲》,《我歌唱的理由有很多》《道别是一件难事》。大家去实际听一下就能感受出来,告别时刻的前奏,外公的词,玉门关的恢弘,醉鬼的敬酒曲庆功宴的版本让我想起音乐会后的时光等等
  • 此外还有房东的猫、谢春花、新裤子乐队、棱镜乐队、薛之谦、李荣浩、梁博、莫文蔚、李宗盛、许嵩、赵雷、陈粒,前几年听的较多的花粥和宋冬野近几年听的较少了些。

2.3 | 生活只言片语的摘录:

日常会在 Telegram 上发些文字,有些关于科研,有些关于生活,回顾的时候觉得有些文字值得整理在年终总结里,也分享出来给大家看看,如果大家对其中某些观点有共鸣或者想讨论真的欢迎随时找我。不过这里的 Markdown 格式好难调...

  • 2021 年 01 月 03 日

彩虹合唱团的很多成员都是兼职的,这我真的难以想象。“不过对这样一支由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兼职合唱团”来说,乐队的土壤与艺术的根源,依然来自音乐厅。”今年十月去上海听了他们 2020 第一场音乐会,也是我二十余年的第一次音乐会,很舒服的内容,内涵丰富而跳脱,严肃、深情、厚重多重的交织真的不易

  • 2021 年 04 月 01 日

能够在四月的第一天就听到合唱团的钢琴曲真是太棒了。去年四月底在返校的列车上补完了四谎,没想到今年能够的幸运地去武大看樱花,也能够听到合唱团的钢琴。希望能够在樱花树下再听一曲合奏

  • 2021 年 04 月 12 日

上交无可奉告论坛的告别视频,一个大作业衍生出来的论坛却真的见证了校园百态。匿名所带来的不可控性对社区是不利的,但其确实也是无法避免的。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们想要做些事情,付出了巨大努力开创的“新时代”,很快就倒下了,甚至被人遗忘,但这种行动本身意义非凡。只是最后苦苦支撑着的人心中的不甘和无奈往往是无法随着时间完全散去的

  • 2021 年 04 月 15 日

高中语文老师第一次的寒假作业就是让我们阅读《活着》,在寒假看完之后我在大学又陆续读了两三遍,还看了同名电影。后面又看了很多余华老师的书,《第七天》,《兄弟》,《许三观卖血记》等等。当时看的时候并无如此深刻的感触,毕竟在高中时代我们的签名和座右铭都是关于理想,关于星辰大海,向往着长大后的生活,哪里见过这般真实的人间。

上大学了,纯粹的快乐越来越稀有,开始看到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活久见以及不停地叹息愤怒,情绪混杂到一起,也默默地将年少时的签名抹去。这两天负面情绪比较多,我不敢说对所有事件的当事人共情,但我是容易陷进这种情绪中的。不管怎样,还是向前看,积极地去找寻生命中的光。有人喜欢低熵的生活,有人适应高熵的日常,人生百态,应当多些深层思考,多些时间认清自己

  • 2021 年 04 月 26 日

"差异化才能生存,泯然众生是宇宙引力”。读起来是真的晦涩,但是读完解析后豁然开朗。动物为了对抗环境,所以在活着的时候努力维持自己的体温来与环境抗衡,直到死去才会被环境温度左右;历史中混乱是常态,和平是偶然,所以一代代政权为了对抗历史洪流的必然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宇宙里熵增是必然,所以我们现在处处听到推崇低熵生活的声音,来避免被宇宙同化。宇宙是否是拟人态的不重要,但它给予我们阻力让我们进化和成长的过程很有意思,与天斗真是其乐无穷呵。持续不断地付出努力避免被同化是我们进化的唯一途径,被宇宙同化,任引力摆布,终是会把人拉扯成奇形怪状,不是人的模样

  • 2021 年 05 月 05 日

很喜欢这句话诶:“只希望我们都要好好睡觉、该充电的时候好好充电、明白自己的一天是如何构成的,然后可以踏实地入睡~ Be water,my friends!一直在追求生活的绵柔感”

  • 2021 年 07 月 15 日

原来余震会间隔这么久的,10多年前的汶川地震印象还是十分深刻。2点多我正走在去学校的路上,突然旁边的房子开始摇晃,像被撕扯开一样,旁边的大人叫嚷着说房子要塌了,我在马路中央本能地蹲下(记得当时并没有什么害怕的情绪)。

我们当地的震感比较强烈但是没有持续太久,我起身继续去学校。学校通知放假了,同学们欢呼雀跃。我和一个小伙伴就去隔壁中学打乒乓球了,打完回家被爸妈好生数落了一阵,说到处找我都没找到。接着大家就都不住楼房了,我记得我和姐姐在老爸的大货车里睡觉,租了碟片看电视剧,是与霍去病有关的战争题材的古装剧,老爸的货车停在广场里,旁边都是大家的帐篷。

就这样睡了几天之后,我们回了老家,晚上就把床搬到大姑家的院坝里歇息,中途通知复课了好 几次,去了好几次又通知继续放假,就这样大段无聊的时光过去,终于复课了,小学的教学楼成了危房,我们转移到了操场的棚子里上课,暑天的太阳格外毒辣,数学老师都中暑了,我记得语文课讲了文成公主进藏,松赞干布之类的课文。

以上是我个人的汶川地震的经历,平淡乏味。但无数的人在那个时间倒下,再也不能继续前行。到现在 B 站依然还会给我推这些视频:播报汶川地震的主持人的专业素养抑不住泪流和哽咽;凭着对家人的强烈信念坚持了70多小时的老朽被救出后仍然不治身亡;

能够普普通通过完一生本就极度幸运了,如果有机会做一些事情当然更好。这次余震很多人的电视和手机上都收到了地震预警,有效地减少了人员伤亡,致敬背后的科研人员!是真正的将论文落到实处,写在祖国大地上

  • 2021 年 08 月 08 日

分享文章:关于高考的杂思(https://zhuanlan.zhihu.com/p/378250408)"等到长大了开始直面真实世界,社会就露出了凶残的獠牙,虽然目标仍然明确,但再也没有按部就班的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变成了半监督、自监督和强化学习,得要自己给自己找事做,自我评判,主动探索,自我总结,找高手请教帮忙,等等。

既然最终的目标并非有监督学习,那么小时候的教育还是要集中在有监督学习呢?我想这是因为它的可靠性和标准化。就像我们在做任何一件新任务的时候,一开始永远是拿现成数据做一做模仿学习看看效果的。我们几乎可以确认,它不会产生特别好的结果,也不会是最后结稿方案的主力,但却是最有把握,风险也最小的方案。

  • 2021 年 10 月 03 日

分享文章:中国应该重视本科教育质量,而不是研究经费和论文数量(https://mp.weixin.qq.com/s/vgOvXdU6l6OgP9HH_rDVyw)本科时候喜欢在五四评优论坛上看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喜欢这种不同际遇所带来的多元化;大四时候给学弟学妹分享的时候也说了好好思考自己喜不喜欢科研,很多人是不适合读研究生的;《硅谷》电视剧里也说,课堂会泯灭人的创造力。

回首我的大学生涯,我认为是较为丰富多元的经历帮助我塑造了我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很感谢这段经历。而对于本科教育,我感兴趣的课程我都课下私底学过,不感兴趣的就真的没有好好学,翘课是经常的。导致我最近比较偏激的是,经常怂恿一些学弟学妹不要去上课,研究生就多听听国外的课,本科生就去MOOC上找国内的好老师的课。

不过冷静下来想,就算是在合唱团这种纯粹歌唱的地方,大家也避免不了谈论绩点和卷,谈论保研,绩点是保研的敲门砖,但我觉得没必要去用课堂那么多时间去完成。

我上述的那种较为偏激的做法有他的合理性,但是我也是会只看我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所以针对还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的同学,通识类课程和人文类课程是很重要的,不过可惜的是,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同学都会把这些当成水课。大三下学期幡然醒悟该去找实习了才想起之前好像上过一门职业规划的课,研究生看论文和刷题越发理解线代、概率论和研究生阶段修的组合数学的重要性。

所以课程存在是有他的合理性在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是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教师评优评奖看论文和项目,学生评优评奖绩点占了80%甚至更多,这就导致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大家只能往评价体系的这把尺子方面靠。一些老师不看重教学,祖传PPT也不想着如何改进;一些学生为了保研而功利性地努力,导致上研究生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科研,悻悻地多读了几年书,完成研究生学业。课堂为教师和学生带来的都是普适的约束力,但其如何改善,任重而道远

  • 2021 年 10 月 09 日

前段时间有个很厉害的老师问我读不读他的博士,我当时心无旁骛,直接拒绝说要去工业界挣钱。后知后觉,过了这么久想想感觉好像错过了一个好机会,可能是此生仅有的读博的机会了。工作后努努力看能不能再弥补这个遗憾

在电话里给我妈提到这个事,我感觉我帅呆了,我还以为她也会一如既往支持我的决定。没想到她这次劝我好好考虑考虑,让我不用担心赚钱的事情,后面给我姐说的时候也再次提到了这个问题,父母还是很希望我能继续深造下去的。哎这算是个遗憾吧,但我应当不会太后悔,在学校吊儿郎当地搞学术,不如去工业界待几年见识见识。上次组会师兄他们汇报讲了讲实习做的事情我觉得解决真实业务下的问题也蛮有意义的,而且我想挣挣钱。说实话我的兴趣太广泛了,而且没要生活费之后没地方搞钱了,我自己也拿不到竞赛的奖金,发了奖学金啥的就去买点好玩的玩意自己玩

钱在我这倒不重要,只是拥有能让我实现一些小愿望的资金对我来讲很重要。我深知未来的人生会为了固定的大部头去努力,所以我更珍惜在青年时代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物件,这有助于塑造我们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 2021 年 10 月 20 日

分享文章: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http://mindhacks.cn/2009/02/15/why-you-should-start-blogging-now/)。其实就是对知识有意识的整理和输出,我一直认为:人生总有个支线任务是得到认可,获得自己、个人和社会的认可。将故事讲给自己和别人听是需要完善自己的逻辑的,把事情梳理清楚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稳固的价值观。零散的想法时常会有,但是需要总结好才成体系,统一自己的逻辑有助于将事情简化,把欲望简化

  • 2021 年 11 月 20 日

分享文章:愿君多修葺,此物最相思:从我的故事谈「数字遗产」保护(https://sspai.com/post/69901):作者谈了一个小众的话题:数字遗产的保护。众所周知,在互联网上存在着另外一个自己,存在着一份现实世界的投影,无数的例子从正面侧面勾勒出一个人的模样,甚至还能够发现其随着时序而变化。那数字遗产中总会有些内容当事人不希望被某些人继承,不希望死去的人对活着的人造成更沉重的打击,文章以伴侣的角度讨论了这件事情。

但基于这个我想到最近在思考的另一件事情,在年轻人数字遗产无比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父辈和爷爷辈并没在数字世界上留下太多东西。他们不写博客,不太发朋友圈。我认为我们家已经是很传统了,但还是只有每年春节的全家福才有较为正式隆重的影像记录,但这也更像是一种任务。我最近在担心一件事情,我担心我的爷爷去世后找不到一张好的照片,我担心他去世后他的故事就这样淹没在岁月里,我爸知道他的故事多,但我知道的寥寥无几,我只知道他年青时是个纤夫。

还有我父亲的故事,囿于学业,我和身为货车驾驶员的父亲的时间几乎是错开的,他习惯晚上出车,因为路上车少速度容易提上去。我大学有次回家的火车坐到隔壁市里,他刚好到那里装货,我费劲地上了货车(货车还挺高的,许久不上了不太熟练),坐在车上去到当地的水泥厂,轰隆轰隆的装货噪音。我现在在想如果买一个海螺给我爸,他听到的会不会是装货的呼啸声,而不是海的声音。今年给他买无线耳机的时候他用不习惯,说可能是装货时留下的耳疾。自那以后到现在四五年了,我再未去过水泥厂,但他还是在出车,我担心这些故事就这样散到岁月中收不回来了。
有些数字遗产对我们是累赘,但对我的爷爷和我的父亲这样的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来讲,却是无比珍贵

  • 2021 年 12 月 14 日

分享文章 https://fars.ee/qSdy:喜欢"利维亚的杰洛特"同学的陈述:

1、避免标签化的烙印,让人回归人的价值,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身为一介书生,但浪漫至死不渝

我想,总有些人前赴后继地想做些什么,但总是前赴后继地颓颓倒下,沦为一场生动有代价的社会实验。但这意义重大,挣破框架和尺度,为普众探寻什么路走的通,什么路就算走不通也要硬走,这是身为这样的人,必经的路

评论列表